熱門搜索:
地下室混凝土強度偏高,容易使結構產生嚴重的收縮裂縫。
在設計方面,高層建筑設計時,一般柱混凝土強度設計較大,考慮到施工等因素,往往地下室板墻混凝土強度等同于柱混凝土強度。一般板墻混凝土強度不宜大于C40。在施工方面,原設計混凝土強度較高,而施工時混凝土配合比不易控制,其實際澆筑的混凝土強度往往比設計強度要高得多,這樣就容易導致混凝土因強度偏高而產生收縮裂縫。
后澆帶澆筑時間控制不足,從而引起結構性沉降裂縫。
一般后澆帶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結構*長而設置的伸縮性后澆帶,另一種是防止沉降不均而設置的沉降性后澆帶。在實際工程中,有些設計人員未予明確,而施工人員不注意,將沉降后澆帶與伸縮后澆帶混淆,而一起澆筑。這樣,很有可能產生結構性沉降裂縫。一般伸縮后澆帶澆筑時間為兩個月左右,沉降后澆帶澆筑時間為主體結構封*后,根據沉降觀測資料確定。
后澆帶未采取加強和保護措施,存在較大質量和安全隱患。
1)后澆帶部位的梁板鋼筋未加強和保護。后澆帶為后期二次澆筑,澆筑成型后該部位容易產生應力集中,如果對構件鋼筋不采取加強措施,會使該部位混凝土內部產生較大的拉應力,造成混凝土后期裂縫。另外,一些施工企業不注意保護,使得后澆帶內鋼筋長期暴露在濕氣中或浸泡在水中,造成鋼筋銹蝕而影響其粘結度和有效截面。
2)過早拆除后澆帶部位的底部模板支撐。有些施工單位把后澆帶部位的構件當作懸臂梁,其強度達到**后就將其底部模板支撐拆除了,甚至還在其上部搭設模板支撐或堆放材料,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容易造成構件上部出現裂縫乃至坍塌。后澆帶梁板并非懸挑構件,其底部模板支撐必須待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成并達到規定強度后方可拆除。為方便起見,